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不仅仅是跑腿,职业陪诊员来了!专家:行业尙缺乏规范

日期:2024-03-22 09:35:58 访问量:661 类型:行业动态

近日,职业陪诊员走进大众视野。他们为患者取号、陪同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药……老年人、异地就医的患者,甚至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对陪诊员的需求日渐增加。

专家指出,作为一个新兴职业,陪诊员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但这一工作存在着单量不稳定、从业者鱼龙混杂、缺乏行业规范等问题,建议严格审查从业者资质,明确、细化该职业目录和分类,完善行业规范与办法。

8月12日早,陪诊员张娟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推送,上面显示有一个8月13日上午的陪诊服务订单。在了解陪诊时间和就诊内容后,张娟点击了申请。

近日,一则90后“职业陪诊员”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走红,引发人们对于这一新兴职业的关注和讨论。老年人、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异地就医等群体对陪诊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加,吸引了不少相关从业者参与,有7年护理经验的张娟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农村的张娟通过在卫校的专业学习取得了护士执业资格证,目前在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从事外科护理工作。2019年6月,张娟在朋友的推荐下通过金牌护士平台开始接单,提供陪诊服务便是她的工作内容之一。

8月12日,确认接单后,张娟与患者李女士取得联系。经过沟通得知,李女士由于脚部骨折,行动不便,需要陪诊人员第二天上门接送,并提供全程的陪诊服务。“这名患者是独居的年轻人,因为第二天是周五,找朋友帮忙的话,对方在工作日也需要请假,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所以就想到了我们的陪诊服务。”张娟说。

由于必须保证8点半能接到患者,且不能错过医院的取号时间,住在北京大兴区的张娟8月13日早上不到6点就出门了。8点20分,张娟抵达李女士家中,并将李女士搀扶下楼,一起打车前往北京朝阳区劲松街道某医院就诊。到了医院,张娟立即在门诊大厅导诊处租用了一个轮椅,方便推着李女士在医院内行动。

在接下来的大部分看病时间里,李女士只需要在轮椅上休息,等着张娟去处理相关业务,包括取号、候诊区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药等。医院内的一系列流程结束,张娟再把轮椅还回导诊处,打车送李女士回家,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左右,陪诊服务才结束。

陪诊服务作为新职业都满足了哪些人的需求?曹斌反映,找自己陪诊的大多是子女为父母下单,“子女们不放心,认为有个人陪着父母去更好。”他告诉记者,年轻人需要陪诊,多是因为手术麻醉或者加强核磁等过程中要求必须有人陪同,而这些“北漂”们一时间难以找到能帮忙的朋友,有的则是不愿意麻烦别人。

接触过不同客户群体的韩海燕目前是金牌护士平台护理部的护士长,她认为陪诊需求的人群除了曹斌说的那两类,还有异地就医人群,“这类群体一般就是奔着知名医院而来,想要找到最好的专家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那么完成一次陪诊服务,需要必备哪些技能?在韩海燕看来,首先要提前规划好陪诊路径,熟悉各大医院的看诊流程,让客户少跑冤枉路。如果是不熟悉的医院,韩海燕则会自己先跑一趟,“要具体到科室的位置,各项检查在哪一层”。此外,沟通和耐心也尤为重要,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患者捋清当前主诉及病史,耐心地陪伴则会让患者在候诊过程中减少烦躁情绪。“对于老年人群体,我们会提前评估他的基础病情况,在候诊过程中会时刻观察他的面色、心率及其他症状,并引导他去表达自己的疾病感受。

记者采访发现,从事陪诊服务的人除了专业护士外,还有很多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也都可以看到提供陪诊服务的广告:“提供北京陪诊服务,代排队、取药、取报告,半天100元”。甚至还有黄牛也在做陪诊服务,不仅声称可以帮忙挂号,还可以安排接机、住宿一条龙服务。

对此,韩海燕认为,这类从业者能够帮助患者拿东西、确定看诊路径,但在疾病描述、解释专家术语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从而影响到服务体验。专业陪诊则不仅能跑跑腿、帮忙排队,还能起到针对性的指导作用。“有的医院挂号取号比较复杂,有的医院科室分得很细,这就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护士陪诊,才能帮助患者精准挂号,提高看病效率。

“职业陪诊服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迎合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对于该行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合法合规的‘底线’,根据不同工作性质,严格审查从业人员的资质,建立行业机构和人员的备案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对陪诊员的专业水平、职业能力、道德修养进行培训,明确、细化该职业目录和分类以及相关行业规范与办法,明确从业人员的权利和职责。”

关键词: